发布日期:2022-11-08
张威教授|政治话语译者的“斗争精神”
10月14日下午3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张威教授应外文学院王广州老师之邀,为北京师范大学2022级英语笔译研究生作了题为“政治话语译者的‘斗争精神’”的专题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张教授提出,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能力。而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更应该对自身的角色有准确的定位。本次汇报的题目在二十大即将召开的背景下,既具有实践性,也具有战略意义。
随后,张教授为大家简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内容,及这一部分中对“斗争”一词的强调。张教授指出,如今正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当有斗争精神,这是我们个人乃至国家都需要振奋的一种精神。张教授从“斗争”一词出发,试从翻译的角度看其对我们的启发。在这里,他首先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译者是什么样的身份?尤其在政治文献的背景下,我们怎么认识译者的身份?
在大家简单的思考过后,张教授给出了他的回答:政治话语译者的身份和立场决定了他们的特殊性,有传播者、阐释者以及劝说者的三重身份。因而,他们应当秉持一个原则——“以我为主,融通中外”。即,翻译中的灵活创造性很少能在原文和思想传递上存在的。在翻译政治文献时,我们不能为了让目的语读者理解,而损失我们本身的思想。
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刻的理解,张教授列举了一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中英对照译文,并对其中所体现的“斗争策略”作了详细解读。接下来,张教授主要从语义解释(明晰化),词语语境化,句法组织,逻辑重组以及叙事视角等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政治文献翻译中所用到的一些有用的技巧,并作了适当的拓展延伸,帮助大家更好的吸收固化知识。
讲座最后环节,张教授和同学们热情互动,解答大家的疑惑。有同学问道:在实战考试中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要怎样选择最合适的技巧处理译文?张教授认为大家应当在平时的练习时重点思考某个方面的问题,有意识的去总结并加以运用。
还有同学就译者的身份定位中的“劝说者”这一概念发出疑问。张教授认为,劝说者主要指时政文献的交际功能。我们翻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外国读者理解,更是力求他们认可接受我们的思想。最后,也有同学提到了张教授在汇报中说到的中文语篇多主谓短句的特点,译者在处理时是否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张教授说,这种理解是很对的,翻译包含了再创造的过程,但译者的文本解读一定要有一定的根据。
最后,编者希望大家能从本次讲座中有所感悟与收获。正值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青年学子应抓住大好年华,培养“斗争”的精神与力量。愿与大家共勉!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MTI教育中心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904 电话:010-58801875 邮编:100875 |